<s id="2ek9n"><acronym id="2ek9n"></acronym></s>

        1. <s id="2ek9n"><acronym id="2ek9n"></acronym></s>
          <rp id="2ek9n"></rp>

          <nav id="2ek9n"></nav>
          您的位置: 首頁 >> 工作之窗 >> 發展驛站 >> 鄉村振興

          “家政興農”讓城鄉雙受益

          發布時間:2023-08-11 來源:中國婦女報 閱讀:532
          字體:[    ]
          保護視力色:

           “家政興農”行動對城鄉都是利好,除了相關部門出手,強化頂層設計,還需要地方積極接招,在家政行業專業化、規范化、內涵化發展方面持續用力。

           為更好發揮家政服務業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作用,近日,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2023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從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質量、加強跟蹤服務、完善配套政策等4個方面提出了16條措施。在完善配套政策方面,該方案提出,要強化輸出地、輸入地對家政從業人員以及相關企業的權益保障。

           談到家政行業,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洗衣做飯的保姆,認為是一種低端勞務,但其實這既誤讀了保姆,也是對家政行業的窄化和矮化。保姆除提供一些基礎的勞務服務外,也能提供嬰幼兒照護、教育等高端服務。目前,包括保姆在內,傳統家政的保潔、搬家等項目在不斷細分,月嫂、陪護、聊天、理財、保健等服務不斷成為家政服務的主要內容。發展至今,家政服務已涉及20多個門類、200多個服務項目。

           除涉及門類廣之外,家政行業的另一個特點是就業靈活,時間相對機動,沒那么一成不變。事實上,正因為上述特點,家政行業成了不少農村富余勞動力選擇就業的方向,尤其勞務輸出地的女性,更是成了家政服務從業者的主力軍。一些地方,比如位于浙江西部山區的常山縣,至少有1000多名婦女在衢州市(常山縣的隸屬市)以外從事保姆行業,當地更是在此基礎上打造出“常山阿姨”品牌。

           顯而易見,實施“家政興農”行動,勞務輸出地是受益的一方。之所以對外輸出勞務,無非是供需不匹配,當地的就業容量不夠或者就業性價比不高,勞動力需另謀出路所致。與其他有學歷要求或后期需要反復練習的行業不同,家政行業提供了一個友好的接入口——對于欠發達地區的勞動者來說,基礎性的勞務技巧,可以通過家庭生活或者勞作習得,進入家政市場,則可以將這種看不見的“一技之長”貨幣化。仍以“常山阿姨”為例,2020年,其從業人員超7800人,帶動婦女增收8億元以上。

           如果說對輸出地而言,家政行業的價值在于創造崗位、富民增收,那對于輸入地來說,則在于擴大、豐富供給,為更有效率的分工合作,乃至留住高端人才提供了保障。當下,很多城市都對高端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但其實家政服務人口等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更可以成為吸引優秀人才進入的籌碼。試想,某地引進一個科學家,他的時間顯然花在實驗室更有價值。有了家政市場,科學家們的時間就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這是一種雙贏。

           此外,家政業屬于服務業,也就是第三產業,服務業正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最大蓄水池。家政行業的壯大,對一個城市的發展有其積極意義,不僅在于供給端,也在于需求端。

           “家政興農”行動對城鄉都是利好,但其到底能起到多大效果,本質上還是要回歸到這一行業本身的發展和滲透率上來。從這個意義上看,除了相關部門出手,強化頂層設計,還需要地方積極接招,在家政行業的專業化、規范化、內涵化發展方面持續用力,比如嚴格門檻準入、推廣技能等級認定、規范職業標準、建設家政信用體系、探索多方評價機制、強化金融賦能,等等。唯其如此,家政行業才能行穩致遠,發揮出更大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 胡一刀

          亚洲精品图区,日韩 欧美 精品 原创视频,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久久,欧美精品黄色免费在线播放A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