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適齡、育齡人群生育能力下降,不孕不育發病率升高。如何破解久備不孕這一難題?讓我們聽聽專家怎么說。
別給自己亂扣“不孕”帽子
正常夫妻生活一年以上,在沒有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沒有懷孕,才叫做不孕。
月經不調是不孕典型信號
大部分女性月經失調是因排卵障礙或無排卵導致的月經不規律,這是非常重要的不孕信號。如果月經周期不規律,兩三個月甚至半年才來一次,一定要到醫院檢查。除了不孕之外,可能還會伴隨一些其他病變。如果是單純的排卵障礙,大部分患者通過普通門診對癥用藥就可得到醫治,為受孕奠定基礎。如果月經量特別少或者從來沒有來過月經,不排除患有先天性無陰道或先天性陰道閉鎖。還有一些女性,在做子宮檢查或手術等操作后,月經量突然變得特別少,可能是子宮內膜受到了損傷,導致宮腔黏連,同樣會造成不孕。
輸卵管暢通才能保證孕育成功
輸卵管是連接精子與卵子的“橋梁”,如果輸卵管出了問題,就會像“牛郎織女”一般,導致精子和卵子只能隔橋相望,不能相會。有急性盆腔炎或者曾經有過盆腔炎史、結核病史,或可能接觸過結核病患者的人,生殖系統有可能受到過病菌“侵犯”,卻未察覺而導致不孕。如果輸卵管存在功能不全或遭到損壞,精子無法和卵子匯合受精,或者因輸卵管功能障礙無法運輸受精卵,那么就很難懷孕,還增加宮外孕的風險。
孕育生命不是一個人的事
肥胖的確會影響懷孕
除了“種子”“橋梁”“土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身體狀況也會導致不孕。常見的嚴重糖尿病會造成代謝異常,導致生命孕育能力下降,體重過重甚至肥胖,也會直接導致內分泌失調和諸多基礎疾病,也會影響懷孕。
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體重標準是:BMI指數24~27.9,屬于超重,28以上屬于肥胖,30以上屬于高度肥胖。一般來說,BMI指數在25以上就存在不孕風險。
年齡越大越易導致不孕
要知道,生育是有黃金年齡的,年齡越大,孕育能力越呈下降趨勢。卵子數量出生后就是固定了的,不會增加,只會隨著年齡增加減少,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減少。年齡越大,卵子數量減少越多,且卵子活躍度更低,質量也會下降,與精子“交友”的能力會更低。隨著年齡增長,卵子中的線粒體功能等都容易出現異常。這些因素導致卵子又少又差、質量下降,因而生育能力會變弱。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婦科炎癥等一些基礎疾病的概率就越大,有些宮頸、盆腔的疾病會殃及卵巢,甚至出現“卵巢早衰”,直接導致生育力下降。
雖然年齡會對生育產生影響,但并非絕對。高齡女性有生產需求時,可以先到醫院進行孕前咨詢,在醫生建議、指導下,做好孕前檢查、備孕等相關工作,生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好孕”難來
對于處在備孕期的男女來說,一定要關注自己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
長期熬夜會導致不孕。生活沒有規律,生物鐘完全混亂。不僅臉上容易冒痘痘,情緒容易暴躁難于管理,甚至會引起內分泌失調,直接后果是月經失調,進而導致不孕。
精神壓力大不容易懷孕。人體內分泌有一條軸,從大腦到卵巢,再到子宮,每個環節均健康運轉,才能有一個好的循環系統,讓月經規律排卵正常。反之,過度緊張、壓力大就不容易懷孕。
吸煙、飲酒阻礙懷孕。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有吸煙飲酒習慣,其卵巢功能或精子活力、數量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每天都飲酒,甚至經常醉酒,對生殖功能的影響更大。
緊急避孕藥“緊急”情況才能吃
緊急避孕藥,不但會把人體分泌全盤打亂,對生殖功能也會產生影響,不能將此作為一種常規藥物來使用。強烈建議近期沒有懷孕計劃的女性,從保護自身出發,實施有安全保障的性行為,不要把緊急避孕藥當成“救命稻草”。
口服短效避孕藥是相對安全的,如果計劃懷孕,停藥次月即可正常進入備孕狀態。其實,我們需對避孕藥多一些了解,有些避孕藥不但有避孕功能,還對治療不育有幫助。
習慣性流產有辦法解決
所謂習慣性流產,是指經常在相似的孕周發生流產。這并非是人為造成或外力創傷所致。胎兒保不住,可能因胎心消失或被宮腔排出體外。
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女性朋友不用過于擔心。首先,我們要明確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原因。逐項檢查,包括排卵情況、雙方染色體有無異常、女方身體是否有基礎性疾病、代謝是否有異常等。原因找對了,就能解決問題,阻斷習慣性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