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與全國婦聯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讓“依法帶娃”成為家長的必修課。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段農根介紹,經初步統計,到2022年年底,全國各級法院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10308份,單獨或聯合有關部門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機構837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38080次,為推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各地法院發出的家庭教育指導令在名稱、形式、內容和適用情形等方面不統一,對執行方式缺乏明確規范。
《意見》分六個部分,共24條?!兑庖姟访鞔_人民法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情形和范圍。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過程中,對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雙方,應當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對于涉及撫養、收養、監護權、探望權糾紛等案件,以及涉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就監護和家庭教育情況主動開展調查、評估,必要時,依法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未成年人存在嚴重不良行為或者實施犯罪行為的,以及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根據情況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并可以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兑庖姟愤€規定,涉未成年人的案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請求對自己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人民法院應當提供。
《意見》明確人民法院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的條件和制發程序。明確了人民法院責令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情形。符合這些情形,且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或者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后仍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民法院可以以決定書的形式制發家庭教育指導令,依法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教育指導令應當載明責令理由和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時間、場所和頻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頻次,應當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正確履行家庭教育責任以及未成年人不良行為或犯罪行為的程度相適應?!兑庖姟愤€規定,人民法院送達家庭教育指導令時,應做好法律釋明工作。
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明確了人民法院和婦聯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職責任務,強調各級人民法院、婦聯應當加強協作配合,建立聯動機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婦聯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有著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目前全國各級婦聯組織建有49萬個城鄉社區家長學校、4萬多個網絡新媒體平臺,全國及31個省區市建立了家庭教育學會(研究會)和專家智庫。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婦聯將重點從建好用好陣地隊伍、創設良好家庭環境、關心支持特殊群體、強化部門協同聯動等方面與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婦聯將積極配合人民法院結合實際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擴大不同類型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通過以案說法、案例教學等形式開展普法宣傳和家風家教活動,引導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注重言傳身教、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發揮婦聯執委、巾幗志愿者等作用,對城市流動人口集中地、城鄉接合部、農村留守兒童集中地等重點地區,結合寒暑假期兒童關愛服務,廣泛開展預防性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遭受侵害問題發生。
《意見》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