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都是年輕的女性,卻堅定地從城市投身到農村和農業事業。在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新渡鎮,一群“徽姑娘”深耕在綠色的田野上,為鄉村振興事業增添了一抹亮色。
專注特色種植
2013年,琚姍姍帶著對家鄉的眷戀,毅然決然離開了繁華的大城市,回到了從小長大的小村莊——新渡鎮龍塘村,應聘成為一名村干部。工作之余,她看著自己父母長年累月地辛苦勞作,便下定決心發展現代農業,找到一條特色種植之路。
2014至2015年,琚姍姍充分利用龍塘村自然資源,在發展壯大瓜蔞、水稻種植上費盡心思,積極為村民聯系種苗、找銷路,持續拓寬致富新路。為促進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她又擴大瓜蔞經營項目,培育瓜蔞種苗,打造瓜蔞產業“網店雙銷售”平臺。通過前期對瓜蔞和水稻種植的深入學習和精心準備,她在龍塘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4月成立了桐城市瑞啟農作物種植有限公司,并注冊“瑞姍”牌瓜蔞籽、大米。
經過幾年的努力和經驗的積累,瑞啟公司規模不斷壯大。在村“兩委”的支持下,瓜蔞基地規模已經擴大到100多畝,水稻種植面積增至850畝。如今,琚姍姍瓜蔞基地吸納了60多位村民參與修枝、除草、施肥、打藥、收摘、加工,其中6位脫貧戶被長期聘用,他們每年都有不低于1萬元的務工收入,為他們穩定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2020年,瑞啟公司援助范崗鎮扶貧基地搭建瓜蔞基礎設施,指導種植瓜蔞100多畝,琚姍姍親自抓,既當技術員又當管理員,每天起早貪黑去基地指導培訓,為40余名農閑村民提供了新的工作崗位。
除了瑞啟公司法人這一身份之外,琚姍姍還是龍塘村的婦聯主席。2018年8月擔任婦聯主席后,她一直服務于農村基層一線,被村“兩委”安排到扶貧崗位后,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白鳛橐幻麏^斗在幫扶一線的基層干部,我將積極探索產業幫扶的長效機制,帶領身邊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盡一份微薄之力?!辫檴檲远ǖ卣f。
傾心鄉村運營
1991年出生的程萍萍2022年回到家鄉,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事業中。通過她的努力,將新渡鎮土橋村苗山湖生態園這個原本瀕臨消亡的農業園,運營得起死回生、風生水起。記者在生態園里看到不僅有葡萄、火龍果種植基地,還有農家樂大鍋飯以及真人CS、露營基地等年輕人喜愛的戶外項目。
“苗山湖生態園業態主要分為三大板塊,環環相扣,互相賦能。一是挑選各個鄉鎮特色優質農產品,從包裝設計到品質嚴選打造苗山湖品牌;二是每個月會推出月度主題活動,現在消費升級,游客更愿意沉浸式體驗園區營造的氛圍感,體驗網紅打卡場景以及新式玩法,如圍爐煮茶、露營派對、豐收市集等;三是研學實踐,如苗圃制作、共享菜園、自助大鍋灶、石磨豆漿等?!背唐计几嬖V記者,年輕人回鄉推進鄉村振興,就是要帶動更多村民通過產業增收致富,帶領鄉親們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在運營鄉村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宣傳工作非常重要,提升品牌營銷能力是新農人核心競爭力?!背唐计颊f。
首先要創新營銷場景、加強數字化營銷、引導品牌主體統籌布局線上線下渠道,推動品牌農產品從“跑量銷售”到“優質優價”。其次要提高品牌推介能力,鼓勵依托采摘節、文化節等平臺推介農業品牌。加大品牌對外推廣,推動農業品牌多方合作。程萍萍團隊一直通過新媒體,采用圖文、話題互動、視頻、直播等形式多渠道、跨圈層傳播。
通過舉辦品牌文創活動、開發文創產品等形式,推動農業品牌與文化融合,提升農業品牌文化內涵。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培訓,推動數字化建設、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結合、推動城鄉聯動等,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營造品牌消費環境。鼓勵抓住傳統節日、節慶假日和網絡消費熱點時機,策劃品牌消費活動,創新消費場景,以節興市。鼓勵依托特色資源和鄉土文化,打造特色鄉村品牌,推廣優質特色產品。
深耕林業產業
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海歸碩士余方琴從一個對林業經濟一竅不通的“門外漢”,逐漸成長為推動家鄉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太忙了,晚上12點以后睡覺、早上吃不上早飯都是正常的事?!庇喾角僬f。因為在她身上,肩負著1萬多畝的碧根果和花卉苗木,以及200多名村民和父親余智推動家鄉鄉村振興的“夢”。
2014年,在北京創業成功的余智回到家鄉新渡鎮,成立安徽富美達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此后的幾年,他先后在桐城市、懷寧縣、潛山市完成改造低產林、荒山荒地造林1.2萬余畝,種植碧根果和花卉苗木,帶動村民就業、村集體經濟發展。
2015年,余方琴從英國碩士畢業后,在父親的勸說下回到桐城創業?!傲謽I投資大、時間長、收益慢,幾年來我們先后投下去兩億元?!庇喾角僬f,“這里是父親長大的地方,他想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這個事情必須家里有個人來做?!苯涍^反復思考,從小在北京長大的余方琴明知會艱難,依然決定咬咬牙,“回來試試看”。
“要做就做最好!”4年來,性格要強的余方琴幾乎將全國行業內的企業都跑遍了,行業論壇、會議、培訓,她從不錯過這樣的學習機會。就這樣,在學習中摸索、在實踐中去學習,余方琴變成了精通薄殼山核桃育苗、種植的專業人才。幾年下來,他們的林業產品技術含量排在行業前列。
現在,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企業解決了120余名留守村民的就業問題,年發放農民工工資160萬元,每年帶動基地周邊村民人均增收兩萬余元。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今年1月,富美達公司還與九重村建立了“村企共建”模式,由村成立合作社,采購碧根果苗木,免費發放給村民栽種,由公司提供技術支持,收獲的果實由公司統一收購。
對于未來的發展,余方琴滿懷期待。她說:“預計今年的碧根果產量將達到1萬公斤,我們陸續會開發出相關系列產品,如碧根果酒、碧根果油等,提高林業產品價值、延長產業鏈。未來,我們將堅持科技創新,立足安慶、服務安慶,輻射皖江、皖南地區,終端產品面向北京市場,打造綜合性林業科技龍頭企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