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持 人:記者 王延斌 過國忠
對話嘉賓:陳 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
徐衛林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
李承霞 全國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穿得暖不再是人們對衣服的首要要求,穿得好、穿得美、穿得科技環保,已漸成時尚。新技術、新材料、新功能、新工藝、新設計“五新”元素的深度介入,讓現代服裝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科技范兒”。
一件衣服可以融入多少科技含量?它們可以擁有滅菌抗病毒的面料,薄如蟬翼、宛若肌膚的質地,自動調溫功能……新技術、新材料、新功能、新工藝、新設計“五新”元素的深度介入,讓現代服裝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科技范兒”。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穿得暖不再是人們對衣服的首要要求,穿得好、穿得美、穿得科技環保,已漸成時尚。
近幾年,服裝行業出現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元素?“雙碳”目標下,該行業又有哪些新動向、新趨勢?服裝行業科技創新,有哪些共識與挑戰?針對網友的上述提問,科技日報記者邀請了部分來自服裝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與大家互動交流。
綠色、科技、個性引領行業潮流
網友@大師傅:黨的二十大報告給服裝行業帶來哪些方向性影響?“雙碳”目標下,行業有哪些新動向、新趨勢?
陳衛代表:服裝行業就業創業集中度極高,多元化的產業生態和多層次的產業結構賦予了行業未來更大的人口容納能力和創新創業空間。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萍寂c設計創新集成,材料與裝備升級迭代,產品與應用延展豐富,服裝行業創造著物質財富與文化美學。特別是材料技術、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使得萬物可織的趨勢更加明顯,從深海深空到道路建筑,應用邊界不斷延展。
徐衛林代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這為服裝行業綠色發展提供了引領和遵循。圍繞“雙碳”目標,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已啟動“中國時尚品牌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篩選30家重點品牌企業、60家制造企業及一批重點產業集群開展碳中和先行示范,以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的時尚產業體系。
李承霞代表:全球競爭合作的綠色化、產業體系的透明化、消費市場的責任化正成為當前服裝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動向和新趨勢主要表現在內需消費的升級上,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逐步催生內需市場的消費升級,從而帶來產業的迭代升級和科技的進步。消費者更關注服裝在多場景應用層面的功能性和適體性需求,比如戶外服裝、職場服裝、家居服裝、運動服裝,無不體現著服裝行業向更綠色、更個性、更科技的方向發展。
科技與藝術在服裝上“牽手”
網友@多米yijia:一件看似普通的衣服,有多少科技元素融入其中?近幾年,服裝行業出現了哪些頗具代表性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功能、新工藝、新設計?
李承霞代表:這個問題不僅是從業者的問題,更是時代之問。伴隨著文化、科技、創新、綠色、時尚等諸多發展理念的加持,一件衣服背后的科技元素實在太多。以一件普通的全棉襯衫為例,從原料棉花育種、種植棉花的專用無人智能機械開發,到紡紗的技術與設備的升級改造、織布的工藝提升、無水染色技術的運用、織布成衣的智能生產、檢驗檢測的各個環節,再到產品物流、銷售終端大數據管理和人臉識別適配等全是科技元素的充分表達。
近年來,服裝行業出現的“五新”元素,尤其是智慧工廠、無人工廠等,顛覆了大眾對服裝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觀念。以一件沖鋒衣為例,新的壓膠防水工藝、透氣耐磨等一系列功能要求,讓衣服變得與眾不同。
徐衛林代表:科技與藝術在服裝上“牽手”,是當前服裝行業發展的方向。一件看似普通的衣服可能融合了電子信息、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綜合技術,能及時感知人體或外部環境的變化,并主動作出響應,維持穿著的舒適性。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服裝就很典型,集功能性、民族性和藝術性于一體。對比傳統服裝,它有很多創新與突破,不但呈現了水墨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同時還能讓人們在溫度變化和場景轉換下實現自由穿搭。通過科學的材料選擇,每件服裝均防風拒水、透濕透氣、質感柔韌,滿足特殊的氣候條件需求。
每個時期都會有“領頭羊”
網友@Wuxing07:服裝行業科技創新,存在著哪些共識與挑戰?服裝企業該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立足?在國內,哪些企業或者案例的創新讓您印象深刻?
陳衛代表:服裝行業創新與時代科技創新密切相關,同頻共振,服裝行業要緊抓時代機遇、積極擁抱科技、敢于迎接挑戰。尤其是涉紡涉服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洞悉行業發展趨勢,超前布局一些前瞻性項目,要發力解決一批行業關鍵性技術難題,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全面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徐衛林代表:服裝行業需在原材料開發、智能制造、產品標準、高端領域產品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個性化、品牌化和綠色化升級。通過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全方位構建服裝品牌的核心科技能力,并引領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向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邁進。在國內,穩健醫療和安踏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讓我印象深刻,創新有助于品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也有助于提升我國服裝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李承霞代表:2022年以來,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和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服裝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服裝行業周期性發展的趨勢下,每個階段都會出現“領頭羊”。隨著消費者對品質和功能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全民素質不斷提升,服裝行業不僅是一個以“單純”好不好看,時不時尚來定義的行業,誰能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趨勢等科技創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