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2ek9n"><acronym id="2ek9n"></acronym></s>

        1. <s id="2ek9n"><acronym id="2ek9n"></acronym></s>
          <rp id="2ek9n"></rp>

          <nav id="2ek9n"></nav>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要聞

          【每日一習話】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發布時間:2022-12-07 來源:央廣網 閱讀:554
          字體:[    ]
          保護視力色:

          習近平: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逐步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

          這段話出自2021年10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基因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獨特別致的景觀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全面禁止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深入調查摸清我國生物多樣性狀況,建立完善生物多樣性監測觀測網絡,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棲息地保護修復,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目前,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約占陸地國土面積18%以上,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朱鹮、大熊貓、黑頸鶴、藏羚羊、海南長臂猿、蘭科植物等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經過人工繁育,曾經在野外消失的麋鹿和世界上唯一現存的野馬品種普氏野馬,目前總數分別達近10000只和700只左右。

          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分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三個類別,其中對國家公園的保護強度、保護等級最高。2021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以最嚴要求保護我國國土生態安全屏障這一關鍵區域,開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新篇章。特別是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打破了原有行政區劃的限制,實現了跨區域的統一保護,使原來69個自然保護地連為一體,解決了各保護地之間互不聯通、存在著保護空缺的問題。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內,當地470戶村民完成生態搬遷。管理人員拆除老舊房屋,打通動物遷徙通道,擴大動物活動范圍,連接不同種群,進一步改善遺傳多樣性。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隨著“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的全面覆蓋,科研人員通過一部手機就能觀測到各區域內野生動物的出沒情況,海量監測數據將為下一步國家公園周邊地區開展自然教育、休閑體驗等活動提供豐富資源。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國還將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生態區位重要和生態功能良好的區域,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我們要科學總結已有經驗,不斷探索完善國家公園相關制度,因地制宜開展保護、管理、保障等工作,以高質量、高標準推動國家公園體系建設,有效提升我國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本期解讀:陳銳海 央廣網評論員

          亚洲精品图区,日韩 欧美 精品 原创视频,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久久,欧美精品黄色免费在线播放A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