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意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要以完善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機制為基礎,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最高檢專項報告指出,2018年至今年9月,未成年人犯罪數量持續上升,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問題突出,表明未成年人教育矯治工作針對性有待加強。
會議指出,各級檢察機關要會同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探索建立輕重不同、各有側重、梯級銜接的干預機制,根據未成年人罪錯程度、個體差異、訴訟階段,選擇適用最有針對性的教育矯治和感化挽救措施,以最大努力爭取最佳效果。
會議要求,要堅持少捕慎訴慎押。從最有利于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出發,用足用好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對涉罪未成年人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緩刑建議,以司法謙抑釋放最大善意,盡可能避免未成年人被貼上犯罪“標簽”。特別是要充分發揮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特殊預防和矯治功能,依法應用盡用、規范適用。針對一些地方附條件不起訴后又起訴率較高、幫教考察期間犯新罪比例高等問題,要通過設置個性化附帶條件并全程監督考察,協同有關單位做好后續工作,共同提升精準幫教實效,確保附條件不起訴質量和效果。
會議要求,要加強分級干預矯治。加強檢察機關與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及社區的銜接配合,一體落實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矯治措施。針對具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督促適用以家庭、學校為主的教育措施。針對具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督促公安機關、教育部門采取矯治教育措施。各級檢察機關要聯合相關部門、社會力量,打造綜合性觀護基地,引入司法社區、志愿者等參與教育矯治,建立“政府支持、司法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幫教模式。
會議要求,要著力推動專門學校建設,各級檢察機關要加強與教育等相關部門協作配合,積極推動空白省份盡快清零。已經建立專門學校的,要通過加強檢校銜接、檢校共建等形式,探索完善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與專門學校特色教育職能對接機制,配合建立專門教育矯治標準,在專門教育中更好發揮法律監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