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進號角。二十大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取得的各項成果,必將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發揮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深入學習領會二十大精神,央視網《天天學習》欄目特別策劃《 “典”讀二十大》系列報道,從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角度,對黨的二十大報告進行解讀。
【釋義】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是《淮南子》中頗富民本色彩的政治命題。其中的“?!?,指的是基本方略;“本”,指的是根本和要害。意思是說,治理國家有一定的方略,就是以對人民有利為根本。圍繞這一命題,《淮南子》提出的一系列愛民、利民、順民、安民的施政觀點,極大豐富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內涵,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淮南子》吸收了先秦諸子的民本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痘茨献印ぶ餍g訓》說:“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卑讶嗣窨闯蓢抑卫淼母??!痘茨献印ぬ┳逵枴贩Q:“國主之有民也,猶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則本固,基美則上寧?!敝赋鼍鹾腿嗣竦年P系如同城墻和城基、樹木和樹根的關系。因此,“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如果對人民有利,就不必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實際,就不必遵循舊規。
【解讀】
我們黨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從完善分配制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四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章程開宗明義,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章也明確規定,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秉h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頑強奮斗,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從落后時代、跟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回顧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在腥風血雨中一次次絕境重生,能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就一定能夠激發出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就一定能夠不斷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華章!
(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