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這段話出自2022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的生動概括,揭示了興黨強國的根本所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就是要求中國共產黨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始終與人民心連心,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急,作決策、辦事情的一切出發點都要尊重人民意愿、遵循人民囑托,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在改革發展穩定中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方位改善。十年來,我國城鎮化率由53.1%上升到64.7%,中等收入群體逐步擴大,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我國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83.5公斤,14億多人的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我們建立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生態環境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同時,經過十年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的錘煉,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加緊密。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秉h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當前,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仍然面臨不少難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我們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堅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本期特約專家:林堅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