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時刻牢記初心使命,致力于把正能量傳得更遠,把主旋律唱得更響亮;她用腳步丈量淮北大地,用鏡頭記錄時代風云,用智慧講好淮北故事;近年來,她累計在中央、省級媒體播發稿件2000多條,淮北外宣工作在她手上實現了多次零的突破。她就是淮北市傳媒中心黨員記者潘偉華。
得知自己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潘偉華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白鳛榛鶎拥狞h代表,我會當好聆聽民聲、體察民情、匯集民意的‘聯絡員’,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帶到大會上去,積極履職盡責、建言獻策?!?/p>
攀登不停歇:難題在哪,她在哪
作為一名電視外宣記者,潘偉華給自己制定的工作任務非常明確——上央視。憑借著過硬的職業素養和敬業奉獻的職業精神,很快就實現了淮北外宣工作多項零的突破:從在央視的單鏡頭播出到單條播出,到新聞頻道的五分鐘直播,再到《新聞聯播》頭條刊播,潘偉華一步一個腳印向著更高處邁進。
2015年6月,正在采訪的她突然接到省臺的緊急約稿:在三天內采編完成時長八分鐘的全國思想道德模范候選人李傳代的新聞專題。經過兩天多連天加夜的加班加點,稿件如期傳至省臺,在《安徽新聞聯播》播出后,又在央視《新聞直播間》首次實現了單條播出,并制作成專題在全國道德模范頒獎晚會現場進行展播。
2017年6月5日,央視新聞頻道推出《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系列報道,通過直播鏡頭向觀眾展示各地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潘偉華敏銳捕捉到這一機遇,多次來到相山實地采訪,整理第一手資料,向央視推薦淮北市“石頭縫里長出萬畝森林”的典型經驗?;幢笔谐蔀榘不帐∥ㄒ蝗脒x的城市,《荒山禿嶺變身“世外桃源”》在此系列報道中首集播出,報道時間長達五分鐘,在央視報道淮北的時長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2018年6月15日,央視發出緊急約稿:全國各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進經驗。潘偉華連夜向央視上報淮北市采煤塌陷區治理的典型經驗,并于第二天一早實地采訪、拍攝。此條新聞在央視《新聞聯播》頭條的突出位置和觀眾見面。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7年底至2019年9月擔任淮北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外宣部主任期間,實現了外宣發稿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2018年度淮北市廣播電視臺外宣發稿同比增長近70%,2019年度外宣發稿同比增長20%,有效地提高了淮北市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愈險愈向前:危險在哪,她在哪
“危險又咋樣?我是黨員,跟我走,啥都別說?!迸藗トA很是雷厲風行,帶著采訪小組直奔現場。哪里有危險,記者的采訪現場就在哪。
危險在暴雨中。2018年8月17日至18日,淮北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潘偉華帶領采訪小組第一時間奔赴淮北市三區一縣的搶險救災現場,趟著齊腰的積水,用鏡頭真實記錄了基層的受災情況以及黨員干部齊心協力轉移遇險群眾、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的感人場景。同時積極與中央媒體對接,24小時內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直播間》等欄目直播新聞4條。節目播出后不僅吸引了很多在外地的淮北籍客商為家鄉出資出力,還引起國家部委的高度關注,為淮北市撥付救災專項資金。
危險在疫情中。2020年,全國突然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危急關頭,潘偉華沖鋒在一線,戰斗在前沿。去年3月25日下午3點,接到有境外人員乘坐高鐵返淮的通知后,淮北市境外返淮人員接收工作組的周俊甫一行四人立即驅車趕往徐州東站。信息就是命令,潘偉華帶領采訪小組立即跟蹤拍攝采訪,深入了解一線防疫人員的背后故事,制作了《淮北境外人員接收組:“疫”路四人行》這個短片,在省臺播出,為樹立淮北形象,唱響淮北之聲,做出了應有貢獻。
2020年上半年,淮北市在中央、省級等媒體播發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內容的新聞350多條?;幢笔行鹿诜窝滓咔榉揽貞本C合指揮部辦公室宣傳教育組榮獲安徽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是全省宣傳系統唯一一個先進集體。
鐵肩擔道義:百姓在哪,她在哪
作為淮北市廣播電視臺為數不多的女記者,潘偉華信念堅定、立場鮮明、嚴于律己、愛崗敬業,特別是能吃苦、肯鉆研的精神令很多男記者都望塵莫及。
潘偉華常說,作為記者,一天錯過三餐的時間、凌晨采訪、徹夜通宵編輯,這都是常有的事。大年初一,萬家團圓,她深入煤礦生產一線跟拍女選煤工;雨雪霧等特殊天氣,她深入田間地頭、受災現場等,真實記錄搶險救災的場景;棚改攻堅年,她蹲點棚改一線跟拍棚改工作者創新貨幣化安置讓惠于民……
潘偉華說,當記者最重要的就是為民情懷。無論做什么報道,都要想一想和群眾利益有什么關聯,能給百姓帶來怎樣的獲得感。在擔任民生新聞記者期間,她曾不辭辛苦地幫助生活困難的老人辦低保;聯系愛心人士和外省醫療機構為腦癱患兒治病; 參與策劃大型公益性活動,為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募集資金,解決后顧之憂。
一天,電話突然響起:澮河污染,漁民遭殃。正在試婚紗的潘偉華立即做出了決定:“作為一名記者,我必須在一線?!眮淼浆F場,只見河水污染,到處是白花花的死魚,一個大男孩一邊撈魚一邊哭著說:“我的學費沒了!”潘偉華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污染事件搞清楚!經過一番危險周折,潘偉華完成了深入采訪,制作了《澮河污水橫流 百名養魚戶遭殃》的新聞,并如期播出,最終排污企業被關停,漁民拿到了跨省補償款。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近年來,她累計在中央、省級媒體播發稿件2000多條,榮獲“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首批宣傳文化領域青年英才”“安徽省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比賽優秀選手等榮譽。把正能量傳得更遠,把主旋律唱得更響亮,向外界講好淮北故事,是潘偉華心中的夢,也是她腳下的路。這趟征程她還要堅定地走下去。(記者:汪喬 趙天祥 視頻包裝:李曉露 海報制作:李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