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事實充分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只要我們堅定道德追求,不斷激發全社會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夠為中華民族乘風破浪、闊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這段話出自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崇尚修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多次親切會見、關愛禮敬道德模范。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總書記邀請年事已高的黃旭華、黃大發坐在自己身邊合影。對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無私奉獻數十年的張桂梅,總書記囑咐她“保重身體”。今年8月13日,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對他們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守護迎客松和黃山的敬業奉獻精神予以肯定。
在追求真善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薪火相傳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下,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有了強大支撐,社會的發展進步有了不竭精神動力,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道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評選出16228名“中國好人”,他們將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優良作風和傳統美德落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無論是扎根敦煌、潛心于莫高窟考古研究的樊錦詩,還是致力于鄉村教育、扶貧助學的龔全珍,抑或是秉持“肝膽干事、干凈做人”的廖俊波,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道德模范人物,用他們崇高美好的品行激勵全社會在思想、情感和行動上不斷產生共鳴。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離不開道德引領。道德問題不單單是公民個人的社會操守,而是一個關系全社會、關乎民心民意、關聯民生的重大社會課題。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深入挖掘蘊含其中的思想價值,弘揚時代正氣,樹立道德新風,持續引導全社會講道德、守道德,用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助力中華民族乘風破浪、闊步前行。
本期解讀:田甜 央廣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