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不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置于全球宏觀政策的突出位置,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現有發展合作機制協同增效,促進全球均衡發展。
這段話出自2022年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發表的演講。
增進人民福祉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共同追求。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為確保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組織實施了力度空前的脫貧攻堅行動,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顯著縮小了世界貧困人口的版圖。
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了惠及全體人民、含金量高的小康社會。在此基礎上,2022年是五年脫貧過渡期的第二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據統計,截至5月底,全國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3133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3.8%。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我國脫貧攻堅的成功實踐為世界各國擺脫貧困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世界各國同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通過發展確保人民安居樂業,要通過協作為解決關系人民福祉的全球性問題找到著力點。要實現這些目標,就需要推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加強世界各國宏觀政策協調,促進現有發展合作機制協同增效,把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好,共同把人民生命健康守護好,推動全球均衡發展取得實效。
本期特約專家:王永祥 蘭州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