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故事溫暖這個春天,總有一種力量鼓舞我們前行”。3月27日,在這個春日的星期天,一個消息打破了午后的寂靜。宣州區洪林鎮在對省外返宣人員定期核酸篩查中,發現1人核酸檢測陽性,經省、市復核和專家組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認病例(輕型)。疫情就是命令,消息一經確認,宣州區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如今14天過去,按下“暫停鍵”的洪林鎮終于解除了封閉管理和居家隔離,14個日日夜夜,疫情防控人員和全鎮群眾一起堅守,終于迎來了“春暖花開”。在這場防疫“阻擊戰”中,洪林鎮的“娘子軍”不畏艱辛,戰斗在防疫的第一線,共筑牢固防線。
她們是村社區的“領頭雁”。
呂穎萍,棋盤社區的黨組織書記、主任、婦聯主席。棋盤社區被列為疫情防控區,陽性病人的密接者的工作單位就在棋盤社區,所有工作人員都要按要求接受疫情防控(隔離)工作。接到指令,呂穎萍立即趕赴工作崗位,一面組織防控隔離工作,一面電話召回所有社區工作人員,啟動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14天里,她每天24小時都處于隨時待命狀態,組織調度、跟蹤巡查、督促整改。白天,她們挨家挨戶摸排,清點登記居家人員,晚上對當天工作進行復盤、研究部署第二天工作……常常是忙到凌晨,稍作休整,每天早上4點多,又出現在抗疫防控工作一線。
在社區全員核酸檢測點,她親力親為、身先士卒、全程安排參與檢測采集點設置、醫療物資保障、醫護及信息采集人員協調、現場秩序維護,配合上級疫情防控部門安全、有序、快速、完成6輪次核酸檢測工作。
呂穎萍是社區領頭人,也是家中的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在特殊時期和關鍵時刻,她和愛人把兩個年幼的孩子托付給父母,義無反顧投入防疫一線。在社區群眾心目中,小呂很有擔當、也很親切,大家覺得,有呂書記在,有社區一班人在,大家一定能共度難關,迎來勝利。
她們是勇敢前行的“大白”。
清晨的4點半,天還沒亮,在宣茶村村部廣場1號核酸檢測點燈火通明,現場已經排起長長的隊伍。由于現階段是茶農的黃金收獲季節,為了不耽誤村民采茶,讓村民們盡量減少疫情期間的損失,宣茶村村決定每天早一個半小時開始,讓部分村民能夠早點做完核酸回去采茶葉。
考慮到核酸檢測醫生無法及時趕到,宣茶村衛生室的村醫胡小婷自告奮勇的承擔早班的檢測任務,每天4點鐘就動身來到檢測現場。等醫生到崗,她又下鄉去為老、弱、病、殘、不便行動的村民上門做核酸檢測。她還包攬了為外地返鄉人員上門檢測的任務,一旦接到通知,她會第一時間開上自己的車,和村干部一同上門為返鄉人員進行采樣。
她美麗的微笑、親切的語言、體貼的服務為疫情困擾下的村民帶來的春天般的溫暖,大家都親切稱贊她為最美“大白”。
她叫胡敏,是鴿子山村一名90后的年輕村醫。在這次突然襲擊的疫情中,胡敏主動請纓,投身抗疫一線,鴿子山村轄區內有企事業單位、養老院,人口比較多、復雜,她不怕困難,穿梭在各個村民組之間,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人上門做核酸,每當她脫下防護服的時,全身都被汗水侵濕。作為一名奮戰在一線的基層工作者、基層醫務人員,正是她們扎根基層,心系群眾,無私奉獻,才織起一張嚴嚴實實的網,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
她們是逆行的“女戰士”。
朱愛英,南湖村婦聯執委。已經連續十幾個晝夜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南湖村本地人口3000多人,常住人口也近千人。自洪林鎮報道一例陽性病例以來,朱愛英不厭其煩地逐個打電話排查,宣傳防疫政策和疫情形勢,引導村民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當地防疫工作安排,對清明節想返鄉祭祀的人員一一進行了勸返,通知村民前往核酸采集點做檢測,幫助醫護人員采集信息、維持現場秩序;她走村入巷挨家挨戶摸排村民情況……哪里需要她,她就在哪里。累了就趴在辦公室的桌子上歇一歇,餓了就泡一碗方便面,啃幾口餅干?!耙摺蓖鶡o前的她,對一些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人和疫情期間返鄉人員,她總是及時精準掌所握信息,一次一次地陪同醫護人員上門采集核酸。
閆俊,洪林鎮大青山村衛計專干、婦聯執委。這十來天幾乎沒有睡好一個覺,沒有吃好一頓飯,疫情摸排、核酸檢測,信息核對、政策宣傳……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給兒媳加個餐,天天做好飯菜等她回來吃,打過去的電話總是占線,好不容易打通,閆俊只是匆匆一句“你們吃吧,不用管我”掛斷電話。幾乎天天吃碗泡面接著再干。她象一個陀螺,圍繞著防疫工作各項要求日夜不停的旋轉,她覺得,在防疫的戰場上,她就是戰士,職責就是堅守崗位,勝利就在前方。
她們用女性特有的細膩,耐心和包容做實做細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用責任和擔當撐起防疫“半邊天”,像一枝枝鏗鏘玫瑰,綻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疫情防控貢獻巾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