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2ek9n"><acronym id="2ek9n"></acronym></s>

        1. <s id="2ek9n"><acronym id="2ek9n"></acronym></s>
          <rp id="2ek9n"></rp>

          <nav id="2ek9n"></nav>
          您的位置: 首頁 >> 工作之窗 >> 維權園地 >> 維權之聲

          對婦女等的保護程度決定公共利益保護水平

          發布時間:2022-04-13 來源:中國婦女報 閱讀:604
          字體:[    ]
          保護視力色: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之后,公益訴訟入法。按照法律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20年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全國婦聯印發《關于建立共同推動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合作機制的通知》,建立維護婦女權益檢察公益訴訟制度,規定“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中涉嫌就業性別歧視,相關組織、個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婦女人格等行為,檢察機關可以發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公益訴訟”。司法實踐中也有相關案例。

          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檢察機關的實踐探索上升為法律制度,明確規定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檢察院有權提起公益訴訟。

          正在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草案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侵害眾多婦女合法權益,導致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檢察機關可以發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訴訟:(一)確認農村婦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時侵害婦女權益或者侵害婦女享有的農村土地承包和集體收益、土地征收征用補償分配權益和宅基地使用權益;(二)侵害婦女平等就業權益;(三)相關單位未采取合理措施預防和制止性騷擾;(四)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婦女人格;(五)其他嚴重侵害婦女權益的行為。

          如何理解公益訴訟中的社會公共利益?徐卉指出,一說到婦女權益保護,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特殊群體,對婦女利益被認定為社會公共利益提出質疑。

          “現代社會中的公共利益不是一個泛化的公共利益?!毙旎芨嬖V記者,“社會本身是有結構、分層的。在分層的社會利益結構下,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利益是否受到保護,以及他們受到什么程度的保護,決定了社會公共利益保護水平。針對他們的分配正義、社會正義的實現而提起的訴訟,才是為社會公共利益所做出的非常明確的貢獻?!?/p>

          亚洲精品图区,日韩 欧美 精品 原创视频,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久久,欧美精品黄色免费在线播放A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