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登記程序中設立頒證儀式,既是婚姻登記儀式感的重要體現,也是倡導節儉辦婚事、倡導頒證式婚禮的方式
《指導意見》強調了要提供“婚前輔導”和“婚姻關系輔導”“家庭關系輔導”的要求,完善了以前在婚姻登記處僅提供離婚輔導的缺憾
近日,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吨笇б庖姟菲湟c有四個方面:一是提出提供婚前輔導;二是頒證儀式常態化;三是深化婚姻家庭關系調適和離婚輔導;四是推進婚姻家庭文化建設。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婚禮文化與傳媒藝術學院院長王曉玫認為,此次民政部和全國婦聯出臺的《指導意見》是進一步推進婚俗改革、加強家風建設的補充和推進。
“在此之前,2020年5月民政部出臺了《關于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嘘P于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積極倡導和推廣體現優秀中華文化的傳統婚禮,弘揚‘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責任擔當、互敬互愛’的婚姻理念;開展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低俗婚鬧、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的整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強以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長幼有序為基礎的家風建設,強化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道德觀念等婚俗改革要點做出政策引導?!蓖鯐悦嫡f,此次《指導意見》在婚姻儀式感與婚俗改革、婚姻輔導與婚姻管理等問題上提出進一步要求。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舉行婚禮、成立家庭是一件非常隆重的社會事件,從周代起,就有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六道婚禮程序,謂之“六禮”。但中國傳統婚慶典禮較為煩瑣的儀式也造成了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甚至有些地區變相出現“鬧婚”惡俗。
王曉玫認為,在婚姻登記程序中設立頒證儀式,既是婚姻登記儀式感的重要體現,也是倡導節儉辦婚事、倡導頒證式婚禮的一種方式,新人可以在婚姻登記處舉辦簡約婚禮。另外,新人的結婚登記也更有紀念意義,有利于引導新人移風易俗,用莊重文明且免費的“頒證禮”代替煩瑣哄鬧的婚禮與奢侈的婚宴,對于抵制鋪張浪費、惡俗婚鬧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2015年民政部發布《婚姻登記工作規范》第二十二條規定‘婚姻登記處可以設立頒證廳,為有需要的當事人頒發結婚證’??梢?,頒證儀式早已在2015年在婚姻登記工作中推行了。2017年民政部發布了《結婚登記頒證工作規范》行業標準,提出了‘簡約式頒證’‘個性化頒證’‘集體頒證’三種頒證形式,對頒證儀式進行了規范化、標準化的規制,這些規定和標準,為《指導意見》將結婚登記頒證儀式實現頒證常態化奠定了基礎?!蓖鯐悦嫡f。
提供婚姻輔導,是幫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學會管理婚姻,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婚姻家庭糾紛的產生。
在2015年民政部發布《婚姻登記工作規范》第二十一條規定:“婚姻登記處可以設立婚姻家庭輔導室,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公開招募志愿者等方式聘用婚姻家庭輔導員,并在堅持群眾自愿的前提下,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2017年民政部發布了《婚姻家庭輔導服務》行業標準,提出了“婚前輔導”“婚姻關系輔導”“家庭關系輔導”“離婚調適輔導”四種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模式。
“目前,全國大多數婚姻登記處普遍設立了婚姻家庭輔導室,聘請社工師、婚姻家庭輔導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為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钡鯐悦狄仓赋?,絕大部分婚姻登記處提供的婚姻家庭輔導是離婚前的“離婚調適輔導”,而這次《指導意見》強調了要提供“婚前輔導”和“婚姻關系輔導”“家庭關系輔導”的要求,完善了以前在婚姻登記處僅提供離婚輔導的缺憾。
王曉玫建議,婚俗改革后續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頒證儀式常態化之后,如何吸引新人將結婚證領取與婚禮合二為一,如何弘揚中國傳統的婚禮文化,如何保障頒證儀式中不加入商業色彩,如何在結婚登記處人手緊張的現狀下、特別是在所謂“領證吉日”時保證頒證儀式的順利進行,如何在偏遠鄉村舉辦與大城市一樣的莊嚴頒證儀式等等,都需要科學細致的統籌安排和相應的人財物的支持。
“婚前輔導、婚姻關系輔導、離婚輔導,需要相應的師資條件,相應的課程標準,相應的培訓方式還有相應的場地、資金等支持。師資是否充足、培訓是否接地氣、效果是否可評估、輔導是否可持續等等,也都需要進一步細化優化?!蓖鯐悦嫡J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既要考慮群眾基本服務需求和多樣化服務需要,也要通過公益創投、政策扶持、政府購買服務等途徑引導相關社會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專業服務機構和相關婚慶服務企業發揮積極作用,以制度建設帶動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