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燕,她很平凡,是每天拿著焊槍、低頭奮戰在國防裝備生產一線的一名普通女焊工;黃春燕,她又不平凡,她是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還是中共六安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黃春燕出生在一個“老軍工”家庭,1990年,帶著對軍工企業的深厚感情,秉承著“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生信條,懷揣著老一輩軍工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奉獻精神,她毅然選擇了父親奉獻了一輩子軍工企業,走上了焊工的工作崗位,從此,便與焊花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晃31年過去了,靠著心中那份信念與執著,她刻苦鉆研,愛崗敬業,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焊接領域的領軍人物,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非凡的業績。經她手中的焊槍生產出的軍事裝備不計其數,它們分布在祖國的天南地北,如同一雙雙“千里眼”,時刻監視著祖國的領空,保衛著祖國的安寧,為國防建設和國家公共安全做出了卓越貢獻。
“既然選擇了,就要把它干好”。這是黃春燕對待工作的態度。黃春燕深知,想要在焊接崗位上做出一番成績,不但要有極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更需要有扎實的業務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夏天時,廠房里的溫度高達40多度,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留下了層層鹽霜,黃春燕沒有說過“熱”;長期蹲焊作業造成了她腰肌勞損,眼睛又經常經受焊接弧光的刺激,時而引發電光性眼炎,黃春燕沒有喊過“疼”;每遇挑戰,她都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兒埋頭攻關,失敗了再來,反復試驗與摸索,一遍又一遍,黃春燕沒有講過“累”。參加工作以來,黃春燕在生產中的質量合格率均在99.5%以上。
黃春燕對焊接技術孜孜以求地鉆研,不僅使她熟練掌握了多項焊接“絕活”,還創新了多項軍事裝備焊接工藝與技術。
“某雷達工程液冷管路系統316L不銹鋼管道焊接技術研究”是“十二五”國家9×5三期重大工程,該項目全部為316L超低碳不銹鋼材料的管路系統焊接,焊接完成后,對所有焊縫都要進行內窺鏡檢測、無損探傷、拍片、水壓等測試,對焊接質量要求非常高。在產品的實驗生產過程中,她針對大型雷達產品的液冷管路焊接特點,大量查閱焊接資料,不斷整理焊接參數,仔細完善焊接記錄,反復實驗,不斷探索,最終形成了小線能量、短電弧、不擺動或小擺動的焊接方法,并采用柔性焊接工裝,通過單面焊雙面成形工藝,大大減輕了焊接接頭的敏化程度,提高了耐腐蝕性。首批試制生產的不銹鋼管件經質量部門檢驗全部合格,完全符合圖紙技術要求,順利通過工藝評審,并形成了工藝評定報告和專業工藝規程,成功將316L不銹鋼引進了大型雷達液冷管路的焊接,實現了焊后管路在腐蝕環境下的應用,開創了大型雷達液冷管路的焊接制造先例,顯著提高了雷達產品焊接質量和生產效率,不僅推動了軍事裝備技術革新,還為企業創造了近千萬元產值。但是,黃春燕并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敖酉聛?,我還要和同事們一起努力,在不銹鋼材料液冷管道MIG焊上做出點新名堂?!秉S春燕說。
2010年12月,在企業支持下,黃春燕領銜的“長安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認定為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13年10月晉升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16年被認定為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技術創新和技能傳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黃春燕這種精益求精、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也體現在了“帶徒傳技”上,由于她太過嚴厲,年輕的小徒弟經常是見了她“躲著走”。
黃春燕每周都會根據生產任務有針對性地確定培訓計劃和內容,結合生產現場“一對一”、“手把手”地傳授技藝,定期召開理論學習會,確保每周有計劃、有實施、有總結、有反思。黃春燕還經常鼓勵徒弟們去參加各類焊接技能比賽,她說:“比賽是最能鍛煉人的,我就是這樣走出來的?!?/p>
就這樣,依托工作室平臺,黃春燕帶領著她的團隊累計取得技術創新成果23項,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她堅持知行合一,實現了理論與實操同步并重的深度融合,并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團隊成員。在她的培養下,一大批年輕焊工脫穎而出。近兩年,就有5人成長為焊工技師,連續兩屆包攬六安市職業技能大賽焊接比賽一等獎,1人獲安徽省國防科工系統焊接比賽第一名, 2人獲安徽省技術能手,4人獲六安市技術能手稱號,2人獲六安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等,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高技能人才儲備保障。她帶領的QC團隊更是多次獲得全國、省、行業、省軍工系統的質量管理獎勵。
“一分一寸盡顯軍工風采,一厘一毫蘊藏工匠精神”。 31年來,黃春燕專注和堅守于自己的工作崗位,鉆研和磨勵著自己的業務技能,她對每一項技術和每一件產品精雕細琢,她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擦亮了“長安智造”,她以敬業奉獻的勤勉和無可挑剔的技藝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
(免責聲明:該展示案例內容系發布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