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女,196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滁州供電公司三級職員,滁州市第六次黨代會代表,電力工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繼電保護專業和自動化專業)。她扎根基層31年,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始終秉承敬業、精益、專注、創新、奉獻的工匠精神,刻苦鉆研業務技術,踏實努力勤奮工作,有力保障了滁州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國家電網公司繼電保護工作先進個人”“安徽省江淮工匠標兵”“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滁州好人”“滁州好市民”等20多個榮譽。
馬艷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三世同堂的五口之家,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著愛與被愛的幸福,她,孝老愛親、科學教子,以一言一行筑成最美家風,她的家庭是“全國最美家庭”、“安徽省最美家庭”、“滁州市文明家庭”,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要義。
扎根一線,不忘初心勇擔當的堅守意志
1990年,發配電專業畢業的馬艷在滁州供電檢修最前線扎下了根,從此便與被喻為電網“中樞神經”的繼電保護專業結下了不解之緣。2005年,滁州電網第一座超高壓500千伏清流變電站開始建設,面對全新的技術設備和英文版說明書,馬艷不等不靠,整整4個月吃住在工地,不僅高質量完成了設備調試,還發現并解決了4處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了零缺陷投運,保障了“西電東送”通道的順利貫通。2008年大雪災害,滁州市供電設備多處發生故障。險情就是命令,馬艷冒著風雪用了14個小時趕到100公里之外的變電站,連夜開展設備搶修調試。剛處理好該變電站故障后,她顧不上休息又趕往下一個故障現場搶修。2010年12月,馬艷克服時間緊、工作量大的困難,為實現安徽省內第一個風電項目落戶滁州電網、開啟新能源在滁州地區的應用做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7月,110千伏珠江輸變電工程項目啟動,馬艷加班加點調試設備,為變電站比計劃提前3個月投運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馬艷來說,這樣的經歷不勝枚舉?!叭蝿站褪敲?,保障電力正常運行就是責任”是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恪守的堅定信念。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馬艷第一時間向組織提出申請,成為了省公司抗擊疫情應急隊員,隨時準備奔赴抗疫一線。2020年1月26日,110千伏長江變直流母線異常,她立即趕赴現場進行異常處理,迅速恢復了變電站直流系統的正常運行,確保了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和廣大居民的供電。疫情防控期間,每當現場設備異常時,馬艷都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及時查找處理故障,在這場防疫保衛戰中充分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學無止境,職海無涯樂作舟的鉆研心志
31年來,馬艷始終堅信學無止境,不斷在“干中學,學中干”,馬艷沒有吃老本,不僅把發配電主業練得游刃有余,還函授了計算機專業。2009年,智能化變電站開始建設,繼電保護自動化技術發展很快,40歲的馬艷并沒有服輸,全身心投入到新技術新技能學習中。功夫不負有心人,智能變電站零缺陷投運,在供電可靠性上邁上了新臺階。在成為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科技攻關團隊成員后,她又攻克了智能站繼電保護運維、就地化保護等關鍵技術。由于專業技術突出,2016年1月,她被聘為“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專家人才”。2017年4月,馬艷作為“安徽省江淮工匠標兵”唯一的一名女代表接受了人民網的專訪。2017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國家電網公司繼電保護工作會議上,馬艷作為先進個人代表發言。2020年6月,被聘為首批省公司首席變壓器技能大師。正是憑借這種精益求精、認真鉆研的精神,馬艷書寫了一名電力工匠不斷攀登的奮斗歷程。
碩果累累,腳踏實地苦拼搏的不懈斗志
馬艷在工作中始終秉持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學無止境的鉆研斗志,不斷總結專業技術和經驗,在《電力系統自動化》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26篇,撰寫的“規范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調試全過程管理”入選安徽省電力公司典型經驗庫,為智能站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技術保障。主持編制《國家電網公司變電運維管理規定(試行)》,參與編寫10項安徽電網二次系統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均已頒布實施。參與編寫的《電力設備監控運行培訓手冊》、《電力設備監控運行培訓試題庫》已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發行。馬艷通過多年來的不斷學習鉆研成為了同時擁有繼電保護高級技師、自動化高級技師、直流檢修技師的復合型人才,是安徽省電力系統熟練掌握這三個專業技能的第一人。2018年,她憑借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術被評為電力工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薪火相傳,言傳身教立榜樣的傳承遠志
馬艷在多年的工作中一直用實際行動發揮著“傳、幫、帶”作用,傳道授業。她所帶的23個徒弟中,有的成長為優秀專家人才、有的成為了青年崗位能手、有的獲得了高級技師技能等級,都成為了電網建設的中堅力量。馬艷還承擔著安徽電網技能人員培訓教學工作,并多次擔任專業競賽教練。在“國網繼電保護專業技術技能競賽”教學工作中,作為教練員的她帶領隊員獲得競賽團體三等獎的優異成績。在2020年“華東電網繼電保護專業技術技能競賽”中,她的徒弟獲得了安徽賽區個人第一的好成績。
2008年,“馬艷工作室”正式成立。13年來,馬艷帶領她的團隊潛心鉆研專業技術、努力開發創新成果,目前工作室已擁有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4項,獲得華東電力系統職工先進小家、安徽省電力行業先進QC小組、安徽省電力公司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并在2017年被命名為“安徽省勞模創新工作室”。2018年8月,工作室3項創新成果作為滁州市代表獲邀參加《砥礪奮進的五年——安徽工會成就展》,參觀人員對愛鉆研善創造的生產一線職工給予了高度評價。
31年堅守一線,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高質量完成供電范圍內66座變電站內近5400套設備,長達600多公里的二次回路的檢修、調試;共消除故障300余次,減少經濟損失近千萬元。在她完成的諸多檢修任務中,未發生一起安全事件,實現100%零缺陷啟動送電。2019年11月,馬艷參加了滁州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她的巡回演講中有這樣一句樸實的話語:“扎根在一線,苦練技術技能,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給千家萬戶送去光明,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免責聲明:該展示案例內容系發布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